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美國核能復興已經到來,接下來會發生什麼?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大摩報告指出,大型新建核電項目仍面臨挑戰,建設周期長、成本控制難等問題尚未完全解決。但與此同時,核電機組的延壽、重啟項目推進迅速,小型模塊化反應堆(SMRs)因建設周期短、前期成本較低等優勢,成為突破發展瓶頸的關鍵方向。從長期容量看,在 “核能復興” 情景下,美國核能總容量預計將顯著提升至 150GW,相關產業鏈也將受益。


當全球能源轉型進入深水區,核能正從爭議的陰影中走出,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。

據追風交易台,摩根士丹利最新研報明確表示,美國的核能復興趨勢已逐漸清晰,這不僅將重塑美國能源結構,更可能引發全球核能產業鏈的格局重構。


大摩指出,大型新建核電項目仍面臨挑戰,建設周期長、成本控制難等問題尚未完全解決。但與此同時,核電機組的延壽、重啟項目推進迅速,小型模塊化反應堆(SMRs)因建設周期短、前期成本較低等優勢,成為突破發展瓶頸的關鍵方向。報告預計,從長期容量看,在 “核能復興” 情景下,美國核能總容量預計將顯著提升至 150GW,相關產業鏈也將受益。

復興信號: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

大摩指出,美國核能的 “復興” 並非空穴來風,而是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共振的結果。

從政策端看,美國聯邦與州政府正持續加碼對核能的扶持。無論是稅收優惠、補貼政策,還是簡化審批流程,都在為核能項目的推進鋪路。這種自上而下的推動,打破了此前核能發展 “雷聲大、雨點小” 的困境,為行業注入了確定性。

從市場端看,一個顯著的變化是核能在數據中心的應用快速普及。隨著人工智能、雲計算等產業爆發,數據中心對穩定、高效、低碳的電力需求激增。核能作為零碳排放的基荷能源,能夠 24 小時不間斷供電,完美匹配數據中心的 “永不停機” 需求。這種場景化的需求爆發,正在為核能打開全新的增長空間。

大型項目的 “成長煩惱”

盡管復興趨勢明確,美國核能發展仍面臨 “甜蜜的煩惱”—— 大型新建項目的推進阻力。


研報指出,美國大型核反應堆的建設仍存在周期長、成本超支等問題。新建一座大型反應堆往往需要10年以上時間,且在漫長的審批和建設過程中,項目延期、成本失控的風險始終存在。這也是為何過去多年,美國核能裝機容量增長相對緩慢的核心原因之一。

但值得注意的是,“大型項目遇阻” 並非故事的全貌。與大型反應堆形成對比的是,核電機組的延壽、重啟項目進展迅速,而小型模塊化反應堆(SMRs)的推廣更被寄予厚望。

SMRs 憑借模塊化設計,能大幅縮短建設周期,且初期投資成本低於大型反應堆,更適應分散化、多元化的電力需求場景。可以說,SMRs 正在成為美國核能突破增長瓶頸的 “關鍵變量”。

容量擴張與技術迭代的雙輪驅動


根據摩根士丹利的 “核能復興情景” 預測,到2050年,美國核能總容量將達到150GW,較當前水平實現大幅躍升。這一增長不僅來自新建項目,更依賴於現有機組的延壽、SMRs 的規模化應用,以及技術迭代帶來的效率提升。

技術層面,美國正積極探索核能的多元化路徑。除了SMRs的商業化落地,在第四代核電技術、核聚變等前沿領域也有布局。

盡管核聚變目前仍處於探索階段,但微軟等科技巨頭的入局,預示著資本對核能技術突破的期待。一旦技術成熟,將為美國核能裝上 “加速引擎”。

報告指出,與天然氣的對比更能凸顯核能的長期價值。

雖然天然氣電站建設周期短(聯合循環燃氣輪機建設周期可少於 3 年)、初期成本低(約 560-1000 美元 / 千瓦),但天然氣燃料成本占總運營成本的 90%,且受國際市場價格波動影響大,碳排放也高於核能。

而核能一旦收回初期投資,邊際發電成本極低,且燃料成本占比小、穩定性強。從全生命周期看,核能的成本優勢和低碳屬性將愈發凸顯。
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     無評論不新聞,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2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15 秒